两败俱伤的成语故事


两败俱伤

拼音liǎng bài jù shāng

基本解释败:失败。俱:全。斗争的双方都受到损伤。古时卞庄子要刺虎;馆竖子说;两只老虎正在争一牛;斗争结果;小虎会死;大虎会伤;然后刺杀伤虎而有杀二虎之名。后比喻因斗争;双方都受伤害。

出处宋 汪应辰《文定集 答梁子铺》:“东汉之君子必欲与小人为敌,终于两败俱伤,而国随以亡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两败俱伤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两败俱伤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胆破心寒 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一卷:“胆破心寒,比敌人慑服之状;风声鹤唳,惊士卒败北之魂。”
居心不良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言语》:“卿居心不净,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。”
软香温玉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二十一卷:“夜宿又嫌寒道热,央公子减被添衾,软香温玉,岂无动情之处?”
瓦影之鱼
室迩人远 《诗经 郑风 东门之潬》:“其室则迩,其人甚远。”
涕泗流涟 《世说新语 德行》:“孔时为太常,形素羸瘦,着重服,竟日涕泗流涟,见者以为真孝子。”
负固不悛 《全相秦并六国平话》下卷:“若负固不悛,执迷不返,则命将遣师剿平诸国。”
持禄固宠 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·本朝杂记》:“世称太学聚天下士,既知道理,又无持禄固宠之累,故其品藻人物,皆合公议。”
名负其实
谈玄説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