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下相安的成语故事


上下相安

拼音shàng xià xiāng ān

基本解释上下:指尊卑、长幼、上级与下级;安:安稳,安定。上面和下面,相安无事。

出处《晋书·束皙传》:“主无骄肆之怒,臣无嫠缨之请,上下相安,率礼从道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上下相安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上下相安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肝心涂地 唐·陈子昂《谢衣表》:“臣万死骷骨,垂配蒙荣,载战载殒,肝心涂地。”
野有饿莩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》:“民有饥色,野有饿莩。”
波涛滚滚 元·郑廷玉《楚宫》:“便有那波涛滚滚长江限,假若是无敌手战应难。”
鸿离鱼网 清·黄遵宪《已亥杂诗》:“鸿离鱼网惊相避,无信凭谁寄与渠。”
天下无难事 宋·秦观《李训论》:“天下无难事,得其人则易于反掌。”
防民之口,甚于防水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召公曰:是障之也。防民之口,甚于防水。”
有口难言 宋 苏轼《醉醒者》诗:“有道难行不如醉,有口难言不如睡。”
胸有成算 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商务》:“各口进出货物盈虚,以及市价涨跌,庶胸有成算,不为租客所欺。”
苦语软言 南朝·梁·刘孝绰《栖隐寺碑》:“苦语软言,随方弘训。”
缠头裹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