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天同庆的成语故事


普天同庆

拼音pǔ tiān tóng qìng

基本解释普:普遍;天:天下;庆:庆贺。普天下共同庆祝。

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》:“皇子诞育,普天同庆,臣无勋焉,百猥颁厚赉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普天同庆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普天同庆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皓首苍颜 明·无名氏《午时牌》第一折:“相当初太公垂钓,伊尹耕锄,垂钓的皓首苍颜安社稷,耕锄的尽心竭力定寰区。”
人情世故 明 杨基《闻禅》诗:“人情世故看烂熟,皎不如污恭胜傲。”
掩耳盗铃 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自知》:“百姓有得钟者,欲负而走,则钟大不可负。以椎毁之,钟况然有声。恐人闻之而夺己也,遽掩其耳。”
识时通变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9回:“尔祖子文,为楚名臣,识时通变。”
见噎废食 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声容·习技》:“此皆见噎废食之说,究竟书可竟弃,仕可尽废乎?”
穷酸饿醋 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三折:“与了一个富家,也不枉了;却与了这个穷酸饿醋。”
埋没人才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34回:“如此佳人,当日把他误作男装,若非孤家看出,岂非埋没人才。”
各擅胜场 清·沈德潜《说诗晬语》上卷:“而三家中,太白近乐府,右丞、苏州近古诗,又各擅胜场。”
流血漂杵 宋·陆游《禹庙赋》:“流血漂杵,方自此始。”
视溺不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