势均力敌的成语故事


势均力敌

拼音shì jūn lì dí

基本解释敌:相当。双方力量相等。

出处晋 袁宏《后汉纪 献帝纪》:“无他远略,又势均力敌,内难必作,吾乘其弊,事可图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势均力敌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势均力敌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画蛇添足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齐策二》:“蛇固无足,子安能为之足?”
妖言惑众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眭弘传》:“妄设妖言惑众,大逆不道。”
拥政爱民
刃树剑山
敌王所忾 《左传·文公四年》:“诸侯敌王所忾,而献其功。”杨伯峻注:“王之所恨怒者,诸侯亦以之为仇敌而伐之。”
听而无闻,视而无见 《鹖冠子·度万八》:“知无道,上乱天文,下灭地理,中绝人和,治渐终始,故听而无闻,视而无见,白昼而暗,有义而失谥。”
击玉敲金 明·杨慎《洞天玄记》第一折:“兄弟也,不知师傅所言,句句斩钉截铁,言言击玉敲金。”
绘事后素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曰:‘绘事后素。’”
浮寄孤悬
不堪卒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