俯首就缚的成语故事


俯首就缚

拼音fǔ shǒu jiù fù

基本解释低下头让人捆绑。形容无法反抗或自愿认罪。


暂未找到成语俯首就缚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俯首就缚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一笑置之 宋 陆游《书梦》诗:“一笑俱置之,浮生故多难。”
大旱望云 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下》:“民望之,若大旱之望云霓也。”
淆乱是非 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46回:“该大臣等相顾不发一策,事事仰劳神算,已属全无心肝,乃犹徇情掩饰,淆乱是非,致令外议沸腾。”
政出多门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六年》:“鲁之有季孟,犹晋之有栾范也,政令于是乎成。今其谋曰:‘晋政多门,不可从也。’”
捷雷不及掩耳 《晋书·苻坚载记上》:“此捷济上机,所谓捷雷不及掩耳。”
恭而有礼 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。”
仁义君子 《晋书·刑法志》:“戮过其罪,死不可生,纵虐于此,岁以巨计,此乃仁义君子所不忍闻,而况行之于政乎?”
心不两用 北齐·刘昼《新论·专学》:“使左手画方,右手画圆,令一时具成,虽执规矩之心,回剟劂之手,而不能者,由心不两用,则手不并运也。”
笔饱墨酣 清 陈廷焯《白雨斋诗话》第六卷:“张孝祥《六州歌头》一阙,淋漓痛快,笔饱墨酣,读之令人起舞。”
进退消息 清·魏源《圣武记》叙:“因以溯洄于民力物力之盛衰,人材风俗进退消息之本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