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不糊口的成语故事


食不糊口

拼音shí bù hú kǒu

基本解释糊口:吃粥,比喻生活艰难。连粥都喝不饱肚子。形容生活艰难。

出处唐·陈子昂《汉州雒县令张君吏人颂德碑》:“流亡初复,贫鞠兼半,食不糊口,力未赡农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食不糊口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食不糊口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开物成务 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夫《易》,开物成务,冒天下之道,如斯而已者也。”
死生契阔 《诗经·邶风·击鼓》:“死生契阔,与子成说。”
二而一 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30章:“我回答说:‘这是二而一的事情,并不矛盾。’”
其命维新 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》:“文王在上,于昭于天。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。”
云中白鹤 《三国志·魏志·邴原传》裴松之注引《原别传》:“邴君所谓云中白鹤,非鹑鷃之网所能罗矣。”
令人切齿 《三国志 魏志 王肃传》:“着《史记》非贬孝武,令人切齿。”
形胜之国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秦形胜之国,带河山之险,县险千里,持戟百万。”
重利盘剥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6回:“你父亲所为,固难谏劝,那重利盘剥,究竟是谁干的?”
置之弗论 鲁迅《无常》:“鬼神之事,难言之矣,这也只得姑且置之弗论了。”
群盲摸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