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约而同的成语故事


不约而同

拼音bù yuē ér tóng

基本解释约:约定;同:相同。事先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却完全一致。

出处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无尺寸之势,起闾巷,杖棘矜,应时而皆动,不谋而俱起,不约而同会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不约而同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不约而同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归十归一 白诚仁、何纪光《小红军》:“你看他,又背红缨枪又拿手榴弹,收拾得归十归一,真像个久经锻炼的红军战士了。”
匪夷所思 《周易 涣》:“涣有丘,匪夷所思。”
红袖添香 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31回:“从此绿鬟视草,红袖添香;眷属疑仙,文章华国。”
闲言泼语 宋·郭应祥《鹊桥仙·丁卯七夕》词:“独怜词客与诗人,费多少闲言泼语。”
恍恍忽忽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1回:“恍恍忽忽的似乎背后有人说道:‘婶娘连我也不认得了!’”
大雪纷飞 鲁迅《“大雪纷飞”》:“在江浙,倘要说出‘大雪纷飞’的意思来……大抵用‘凶’,‘猛’或‘厉害’,来形容这下雪的样子。”
涅而不缁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阳货》:“不曰坚乎,磨而不磷;不曰白乎,涅而不缁。”
铸新淘旧 李大钊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》:“这都是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继往开来,铸新淘旧,把革命的基础,深植于本国工农民众,广结于世界革命民众的伟大功绩。”
人来客往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十回:“偶然在家空闲两日,又得分拨家事,整理行囊。再加上人来客往,道乏辞行,转眼间早已假期将满。”
乍同乍异 《鬼谷子·飞坩》:“其说辞也,乍同乍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