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地出门的成语故事


扫地出门

拼音sǎo dì chū mén

基本解释原指把一切杂物都扫出门去;室内干干净净;不留任何东西。后比喻全部家产都被处理;连人也被赶出家门。

出处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84回:“有七八年的,也有三四年的,也有昨年的,也还有几次利息还过的。要是清白扫地出门,总得两千两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扫地出门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扫地出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语长心重 蔡元培《致“公言报”函并符答林琴南君函》:“公书语长心重,深以外间谣诼纷纭集为北京大学惜,甚感。”
尽瘁事国 《诗经·小雅·北山》:“或燕燕居息,或尽瘁事国。”
烧高香 老舍《有了小孩以后》:“说十四那天早晨须给小胖子左腕上季一根红线,备清水一碗,烧高香三炷,必能消灾除难。”
甜酸苦辣 茅盾《蚀·幻灭》:“像我,在外这两年,真真是甜酸苦辣都尝遍了!”
贪小失大 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权勋》:“齐王怒曰:‘若残竖子之类,恶能给若金?’与燕人战,大败,达子死,齐王走莒。燕人逐北入国,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。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。”
吮疽舐痔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佞幸列传》:“文帝尝病痈,邓通常为帝唶吮之。”
创巨痛仍 唐·柳宗元《寿州安丰县孝门铭》:“创巨痛仍,号于穹旻。”
宣之使言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国语·周语》:“是故为川者,决之使导;为民者,宣之使言。”
信手拈出
通衢越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