覆水难收的成语故事


覆水难收

拼音fù shuǐ nán shōu

基本解释覆:翻;引申为倾、倒、泼的意思。泼在地上的水;难以收回来。比喻事情已成定局;很难再挽回了。引申为夫妻关系已经断绝;难以重新结合。

出处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何进传》:“国家之事,亦何容易!覆水不可收。宜深思之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覆水难收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覆水难收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弃暗投明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公何不弃暗投明,共成大业?”
顶名冒姓 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五回:“恐系外乡光棍,顶名冒姓。”
绕梁之音 晋陆机《演连珠》:“臣闻应物有方,居难则易。……是以充堂之芳,非幽兰所难,绕梁之音,实萦弦所思。”
争强斗狠 郭沫若《屈原》第一幕:“譬如我们每一个人都爱争强斗狠,但是又爱贪懒好闲,在这儿便种下了堕落的种子。”
孤陋寡闻 西汉 戴圣《礼记 学记》:“独学而无友,则孤陋而寡闻。”
喜眉笑眼 柳青《铜墙铁壁》第十章:“好像迎接贵客一样,喜眉笑眼朝着沟里张望。”
闭关主义 鲁迅《且介亭杂文·拿来主义》:“中国一向是所谓‘闭关主义’,自己不去,别人也不许来。”
一碗饭时
石沉海底
笼而统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