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长补短的成语故事


取长补短

拼音qǔ cháng bǔ duǎn

基本解释吸取别人的长处;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。

出处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绝长补短,将五十里也,犹可以为善国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取长补短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取长补短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彼此彼此 清·郭小亭《济公全传》第一二二回:“正说着话,济公进来。周员外连忙举手抱拳说:‘圣僧久违。’和尚说:‘彼此彼此。’”
来之不易 明 朱柏庐《治家格言》: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”
钓名欺世 清 郑燮《潍县寄舍弟墨第四书》:“不过挪移借贷,改窜添补,便尔钓名欺世。”
魁梧奇伟 《史记 留侯世家》:“余以为其人,计魁梧奇伟,至见其图,状貌如妇人好女。”
平地波澜 唐·刘禹锡《竹枝词》:“常恨人心不如水,等闲平地起波澜。”
怜贫惜老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2回:“难得老太太和姑奶奶并那些小姐们,连这样怜贫惜老照看我。”
聒聒噪噪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2回:“走到一个土冈子上,丛丛杂杂,有些树木,就林子里睡到天明,心中忧闷,只听得树枝上喜雀聒聒噪噪。”
琼林玉质
风从响应 宋·邵博《闻见后录》:“无有远迩,风从响应,载考载稽,名实相称。”
痿痿羸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