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视眈眈的成语故事


虎视眈眈

拼音hǔ shì dān dān

基本解释眈眈:注视的样子。像老虎一样凶狠地注视着。形容心怀不良;伺机攫取。

出处《周易 颐》:“虎视耽耽,其欲逐逐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虎视眈眈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虎视眈眈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只是她也是个女孩儿。俗语说的:‘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。’”
里挑外撅 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:“找那心眼儿实、不会里挑外撅的人,找那跟韩老六结仇结怨的,你多联络些人,抱成团体。”
大言相骇 明·孙仁孺《东郭记·吾将瞷良人之所也》:“他觑见俺似婴孩,大言相骇。”
日坐愁城 宋·范成大《次韵代答刘文潜》诗:“一曲红窗声里怨,如今分作两愁城。”
分薄缘悭 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清腔类·啄木儿》:“岂料分薄缘悭不到头,闷中闷,愁上愁。”
芝艾俱尽 南朝·梁·梁元帝《讨侯景檄》:“孟诸焚燎,芝艾俱尽;宣房河决,玉石同沉。”
潜鳞戢羽 明·张煌言《曹云霖中丞〈从龙诗集〉序》:“潜鳞戢羽,幸舟逢鄂君。”
剔抽禿刷 元 郑廷玉《后庭花》第四折:“休惊吓着他,你看这小厮到这开封府里,吓的他眼脑剔抽秃刷的。”
音与政通
面从背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