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之若惊的成语故事


得之若惊

拼音dé zhī ruò jīng

基本解释趋之若骛为“趋之若鹜”之误写,正确应是“趋之若鹜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得之若惊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得之若惊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门到户说 《孝经 广至德》:“君子之教以孝也,非家至而日见之也”汉 郑玄注:“言教非门到户至而日见而语之也。”
锦囊妙计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4回:“汝保主公入吴,当领此三个锦囊。囊中有三条妙计,依次而行。”
气壮胆粗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6回:“她的那点聪明根本不在何玉凤之下,况又受了公婆的许多锦囊妙计,此时转比何玉凤来的气壮胆粗。”
心往神驰 宋·欧阳修《祭杜祁公文》:“自公之丧,道路嗟咨。况于愚鄙,久辱公知;系官在朝,心往神驰,送不临冗,哭不望帷。”
天道昭彰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五卷:“如此剧贼,却被小孩子算破了,岂非天道昭彰。”
盐梅舟楫 元柯丹邱《荆钗记 春科》:“际风云,盐梅舟楫,一德务臣君。”
取青媲白 唐·柳宗元《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》:“世之模拟窜窃,取青媲白,肥皮厚肉,柔筋脆骨。”
门外之治
彫虫篆刻
白玉映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