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竖为烈的成语故事


二竖为烈

拼音èr shù wéi liè

基本解释竖:小子;二竖:指病魔;烈:暴。比喻疾病缠身。


暂未找到成语二竖为烈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二竖为烈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枯木死灰 庄周《庄子 齐物论》:“形固可使如枯木,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?”
剥床及肤 宋 陈亮《义乌县减酒额记》:“剥床及肤,其忧岂不在民乎!”
牛之一毛 《魏略》:“臣知言出必死,而臣自比于牛之一毛,生既无益,死亦何损?”
蜗角斗争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则阳》:“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,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,时相与争地而战,伏尸数万。”
家烦宅乱 元·李行道《灰阑记》楔子:“母亲,不要家烦宅乱,枉惹人耻笑,我则今日辞了母亲,我往汴京寻我舅舅,自作个营运去。”
白雪难和
狗口里生不出象牙 茅盾《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》第十五章:“还有些话,牵涉到老弟,咳,反正狗口不出象牙,不说也罢。”
兴邦立国 元·无名氏《黄鹤楼》第三折:“安排打凤牢龙计,准备兴邦立国机。”
神怒天诛 唐·欧阳詹《暗室箴》:“天不长慝,神实正直,神怒天诛,未始有极。”
所在多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