羔羊素丝的成语故事


羔羊素丝

拼音gāo yáng sù sī

基本解释意思是用小羊羔的皮毛缝制衣服,用素丝作为装饰;旧时称赞士大夫正直节俭,品德与仪表一样美。


暂未找到成语羔羊素丝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羔羊素丝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泰山北斗 《新唐书 韩愈传赞》:“自愈没,其言大行,学者仰之如泰山、北斗云。”
终而复始 《淮南子 说山训》:“通于学者若车轴,转毂之中,不运于己,与之致千里,终而复始,转无穷之源。”
此中三昧 唐·李肇《国史补·中》:“长沙僧怀素好草书,自言得草圣三昧。”
国尔忘家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贾谊传》:“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,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,利不苟就,害不苟去,唯义所在。”
恶湿居下 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今恶辱而居不仁,是犹恶湿而居下住。”
平原易野 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张魏公三战本末略》:“浚于是欲谋大举,乃召端问之,端曰:‘平原易野,贼便于冲突。’”
平生之愿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4卷:“公子听说,两手加额:‘趁我平生之愿矣。’”
救死扶危 唐 张鷟《龙筋凤髓判 左右骁卫》:“重人贱畜,往哲之嘉猷;救死扶危,明王之盛事。”
绝域殊方 《晋书·裴秀传》:“故虽有峻山巨海之隔,绝域殊方之迥,登降诡曲之因,皆可得举而定者。”
三十六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