耕三余一的成语故事


耕三余一

拼音gēng sān yú yī

基本解释耕种三年﹐积余一年的粮食。抗日战争时期,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若干边区人民政府在大生产运动中提出'耕三余一'的口号,号召农民积极生产,厉行节约,做到每家一年有四个月的余粮。


暂未找到成语耕三余一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耕三余一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财大气粗 刘绍棠《小荷才露尖尖角》:“花婶子的这项收入十分可观。财大气粗,盖起这座青堂瓦舍的大宅院。”
遇文王施礼乐,遇桀纣动干戈 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第48卷:“遇文王兴礼乐,遇桀纣呈干戈。”
反躬自省 宋 朱熹《朱文公文集 答王晋 铺(其四)》:“自吟以往,更愿反躬自省,以择乎二者之间察其孰缓孰急,以为先后。”
十家锅灶九不同 李茂荣《人望幸福树望春》:“你姓张,他姓李,人多心多,十家锅灶九不同。”
不知所从 战国·楚·屈原《楚辞·卜居》:“心烦虑乱,不知所从。”
南冠楚囚 《左传·成公九年》:“晋侯观于军府,见钟仪,问之曰:‘南冠而絷者,谁也?’有司对曰:‘郑人所献楚囚也。’使税之,召而吊之。再拜稽首。”
熟羊胛 《新唐书·回鹘传》:“日入亨羊胛,熟,东方已明。”
恩同再生 刘流《烈火金刚》第17回:“他不愿意离开他这个恩同再生的母亲。”
偃兵修文 《后汉书·杜诗传》:“陛下亮成天工,克济大业,偃兵修文,群帅反旅。”
修辞立其诚 《周易·乾》:“修辞立其诚,所以居业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