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弃暗取的成语故事


明弃暗取

拼音míng qì àn qǔ

基本解释表面上推辞放弃而暗中偷偷拿取。


暂未找到成语明弃暗取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明弃暗取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守口如瓶 唐 道世《诸经要集 择交部 惩过》:“防意如城,守口如瓶。”
草木俱朽 《后汉书·朱穆传》:“彼与草木俱朽,此与金石相倾。”
局高天,蹐厚地 《诗经·小雅·正月》:“谓天盖高,不敢不局;谓地盖厚,不敢不蹐。”
指瑕造隙 宋·朱熹《少帅魏国张公行状下》:“彼或内变既平,指瑕造隙,肆无厌之欲,发难从之请,其将何词以对?”
坎止流行 语出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寥廓忽荒,与道翱翔。乘流则逝,得坎则止。”颜师古注:“孟康曰:‘《易》坎为险,遇险难而止也。’张晏曰:‘谓夷易则仕,险难则隐也。’”
成群逐队 《儒林外史》第十四回:“那些富贵人家的女客,成群逐队,里里外外,来往不绝。”
风发泉涌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08回:“两样功夫互乘,属题构思,竟成了风发泉涌。”
任人摆弄 邓小平《党与抗日民主政权》:“其次是把非党干部、把群众看成任人摆弄的傀儡,必然脱离群众,引起群众的反对。”
昆仑之球琳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坠形训》:“西北方之美者,有昆仑之球琳、琅玕焉。”
奸狡诡谲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四卷:“却说城中有一人姓张,名委,原是个宦家子弟,为人奸狡诡谲,残忍刻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