弃德从贼的成语故事

拼音qì dé cóng zéi
基本解释释义为弃德从贼指放弃良好的德行,从事坏人所做的事。比喻弃善从恶。
暂未找到成语弃德从贼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弃德从贼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及时应令 |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一回:“又忙着替孙子做了一套及时应令的棉袍褂,预备开贺的那一天好穿了陪客。” |
三人成市虎 |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众议成林,无翼而飞,三人成市虎,一星能挠椎。” |
立业安邦 | 元 郑光祖《伊尹耕莘》第一折:“想五帝之世,求贤用士,立业安邦,你是不知也。” |
进退有常 | 《鹖冠子 泰鸿十》:“日信出信入,南北有极,度之稽也,月信死信生,进退有常。数之稽也。” |
首下尻高 | 唐·韩愈《祭河南张员外文》:“走官阶下,首下尻高。” |
韫玉待价 |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89回:“那明是韫玉待价之意。” |
涸鲋得水 | 梁启超《意大利建国三杰传》第六节:“虽然,以当时久困地狱,渴望天日之意大利人,骤闻此语,殆如涸鲋得水,笼鸟脱樊,且距且跃,且汗且喘。” |
浪蘂浮花 | |
绝德至行 | |
丁娘十索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