弃德从贼的成语故事


弃德从贼

拼音qì dé cóng zéi

基本解释释义为弃德从贼指放弃良好的德行,从事坏人所做的事。比喻弃善从恶。


暂未找到成语弃德从贼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弃德从贼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其应如响 《子华子·晏子》:“如以匙勘钥也,如以玺印涂也,必以其类,其应如响。”
洞察秋毫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,则王许之乎?”
叩天无路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二回:“生员自小女被恶侯抢劫,叩天无路,逢人哭诉。”
再接再历
弄眉挤眼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妙在薛蟠如今不大上学应卯了,因此秦钟趁此和香怜弄眉挤眼,二人假出小恭,走至后院说梯己话。”
恩若再生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八十一回:“勾践囚于吾国……今吾复其社稷,恩若再生。”
遐方绝域 宋·李清照《<金石录>后序》:“穷遐方绝域,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。”
昏头搭脑 清 禇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十一回:“一个新年里,弄得昏头搭脑,没些清楚。”
闭关主义 鲁迅《且介亭杂文·拿来主义》:“中国一向是所谓‘闭关主义’,自己不去,别人也不许来。”
断壁頽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