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清童子的成语故事

拼音shàng qīng tóng zǐ
基本解释古钱的别称。相传贞观年间,岑文本避暑山亭,有一“上清童子元宝”进见。语毕,送之出亭,于墙下忽然不见。掘地,得古钱一枚,乃悟“上清童子”为铜名,“元宝”为钱文。见唐·谷神子《博异志•岑文本》。后遂以“上清童子”为钱的别名。
暂未找到成语上清童子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上清童子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心开目明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王常传》:“闻陛下即位河北,心开目明,今得见阙庭,死无遗憾。” |
履盈蹈满 | 《明史·邵经邦传》:“如徒加以非分之任,使之履盈蹈满,犯天人之怒,亦非璁等福也。” |
一瞑不视 | 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有断头绝腹,一瞑而万世不视,不知所益,以忧社稷者。” |
奋身不顾 | 宋·苏轼《与章子厚书》:“愚夫小人,以一言感发,犹能奋身不顾,以遂其言。” |
入火赴汤 | 《四游记·老君道教源流》:“入火赴汤,下地上天,灰身没命,愿随大仙。” |
椎埋狗窃 | 宋·赵彦卫《云麓漫钞》卷六:“自绛灌至申屠嘉,皆向时棰埋狗窃之人。” |
掩耳而走 |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5回:“宁喜以殖之遗命,告于蘧瑗,瑗掩耳而走。” |
无以名之 | |
愣愣磕磕 | |
首肯心折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