溯本求源的成语故事


溯本求源

拼音sù běn qiú yuán

基本解释同“[[寻源讨本]]”。寻求探究事物的本源。


暂未找到成语溯本求源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溯本求源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进退无依 晋·道安《平心露布文》:“师旅困穷,城池陷露,君臣失色,进退无依。”
万选青钱 《新唐书·张荐传》:“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文辞犹青铜钱,‘万选万中’。时号鷟‘青钱学士’。”
河同水密 《警世通言·况太守断死孩儿》:“邵氏故意欲责秀姑,却教秀姑引得贵以塞其口。彼此河同水密,各不相瞒。”
凤雏麟子 唐·李咸用《轻薄怨》诗:“凤雏麟子皆至交,春风相逐垂杨桥。”
殷浩书空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黜免》:“殷中军(殷浩)被废在信安,终日恒书空作字,扬州吏民寻义逐之,窃视,唯作‘咄咄怪事’四字而已。”
宿世冤家 宋·道山先生《道山清话》:“宿世冤家,五年夫妇,从今以往,不打这鼓。”
跌宕放言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又与前与白衣祢衡跌宕放言。”
大槐安国
唐僧取经
轸念殊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