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然俱散的成语故事


索然俱散

拼音suǒ rán jù sàn

基本解释索然:全无,空尽。兴致全无。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。亦作“兴致索然”。


暂未找到成语索然俱散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索然俱散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矜名妒能 《后汉书 崔骃传》:“其达者或矜名妒能,耻策非己,舞笔奋辞,以破其义。”
单兵孤城 《后汉书·耿恭传》:“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,当匈奴之冲,对数万之众。”
彩云易散 唐 白居易《简简吟》:“苏家小女名简简,芙蓉花腮柳叶眼,……大都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脆。
文宗学府 北魏·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景明寺》:“文宗学府。腾斑马而孤上;英规胜范,凌、许、郭而独高。”
大智如愚 宋·苏轼《贺欧阳少师致仕启》:“大勇若怯,大智如愚。”
斟酌损益 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至于斟酌损益,进尽忠言,则攸之、祎、允之任也。”
愤不顾身 宋·乐史《绿珠传》:“盖一婢子,不知书,而能感主恩,愤不顾身,其志烈懔懔,诚足使后人仰慕歌咏也。”
无耻下流
厚貌深辞 唐·李公佐《谢小娥传》:“小娥厚貌深辞,聪明端特,煤炼指跛足,誓求真如。”
风僝雨僽 元·滕斌《普天乐·色》曲:“春光过也,风僝雨僽,一叶秋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