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丁至微的成语故事


一丁至微

拼音yī dīng zhì wēi

基本解释丁:“个”的讹字。不认识一个字,指没有文化的人。亦作“目不识丁”、“不识一丁”。


暂未找到成语一丁至微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一丁至微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枯树开花 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刘廙传》:“起烟于寒灰之上,生华于已枯之木。”
时乖命蹇 元 白仁甫《墙头马上》:“早是抱闲怨,时乖运蹇。”
横行霸道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一任薛蟠横行霸道,他不但不去管约,反助纣为虐讨好儿。”
奋发蹈厉 邹韬奋《抗战以来·自动奋发的千万青年》:“且有整千整百的女青年奋发蹈厉地走出家庭,奔赴前线,不让男同胞专美。”
渐不可长 宋 周密《齐东野语 孝宗圣政》:“韩玉曾任卿监,理当靖共,乃敢伏阙妄有陈诉,鼓惑众听,渐不可长,可送谭州居住。”
三汤五割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80回:“众人祭毕,陈敬济下来还礼,请去卷棚内三汤五割管待出门。”
临危不惮 唐·司空图《华帅许国公德政碑》:“临危不惮,赴救远征。”
漫藏诲盗 《易 系辞上》:“慢藏诲盗,冶容诲淫。”
良金美玉 《新唐书 文艺传上 王勃》:“李峤、崔融、薛稷、宋之问之文,如良金美玉,无施不可。”
金科玉臬 闻一多《女神之地方色彩》:“各种各料虽互相差异,却又互相调和,这便正符那条艺术底金科玉臬‘变异中之一律’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