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缺十求的成语故事


一缺十求

拼音yī quē shí qiú

基本解释旧指一个职位空缺,谋求这个职位的人很多。


暂未找到成语一缺十求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一缺十求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降人以心 《三略·下略》:“圣人之政,降人以心;贤人之政,降人以礼。”
恬淡无为 先秦 庄周《庄子 刻意》:“夫恬淡寂漠,虚无无为,此天地之平,而道德之质也。”
泥古非今 宋 刘恕《自讼》:“泥古非今,不达时变,疑滞少断,劳而无功。”
枝别条异 汉张衡《求合正三史表》:“臣伏见陛下思光先绪,以典籍为本,而史书枝别异,不同一贯。”
祖宗成法 宋朱熹《论差役利害状》:“此皆祖宗成法,至今为不刊之典,然而州县奉行,往往违戾。”
燮理阴阳 《尚书·周官》:“立太师,太傅,太保。兹惟三公,论道经邦,燮理阴阳。”
葫芦依样 清 周亮工《书影》第三卷:“工者不免优孟抵掌之诮,拙者至有葫芦依样之讥。”
整襟危坐 元·脱脱 《宋史·儒林传六·李道传》:“道传少庄重,稍长读河南程氏书,玩索义理,至忘寝食,虽处暗室,整襟危坐,肃如也。”
鞭杆溜子
槐宫棘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