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鼓而擒的成语故事


一鼓而擒

拼音yī gǔ ér qín

基本解释作战开始时,擂第一通战鼓就把敌人擒获了。比喻速战速决。


暂未找到成语一鼓而擒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一鼓而擒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身名俱灭 晋·桓玄《与刘宰之书》:“孰与头足异处,身名俱灭,为天下笑哉。”
攒零合整 元 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:“庄院里攒零合整,收拾的这几两银子粜米。”
钗横鬓乱 宋 王安石《扇子词》:“青冥风霜非人世,鬓乱钗横特地寒。
鱼米之地 元·柯丹邱《荆钗记·参相》:“江西是鱼米之地。”
飘飘然 唐·李复言《续玄怪录·裴湛》:“神清气爽,飘飘然有凌云之意。”
唇如激丹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盗跖》:“今将军兼此三者,身长八尺二寸,面目有光,唇如激丹,齿如齐贝,音中黄钟,而名曰盗跖。”
众议成林 《淮南子 说山训》:“众议成林,无翼而飞。”高诱注:“众人皆议平地生林,无翼之禽能飞,凡人信之以为实然也。”
百口难分 清 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三回:“这‘薄幸’两字,我也百口难分了!”
做怀不乱
一何至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