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马不鞁两鞍的成语故事


一马不鞁两鞍

拼音yī mǎ bù bèi liǎng ān

基本解释鞁:通“鞴”,把鞍辔等套在马上。一匹马不套两个辔,只套一个。比喻一女不嫁二夫,即从一而终。


暂未找到成语一马不鞁两鞍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一马不鞁两鞍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笑里藏刀 《旧唐书 李义府传》:“既处权要,欲人附己,微忤意者,辄加倾陷。故时人言其笑中有刀,又以其柔而害物,亦谓之‘李猫’。”
有始无终 汉 扬雄《法言 孝至》:“或问:‘德有始而无终与有终而无始也,孰宁?’”
浮生若梦 庄周《庄子 刻意》:“其生若浮,其死若休。”
凄入肝脾 三国魏·繁休伯《与魏文帝笺》:“咏北狄之遐征,奏胡马之长思,凄入肝脾,哀感顽艳。”
拔树搜根 见“拔树寻根”。
一介儒生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47回:“生员及一介儒生,何敢妄干国政。”
无踪无影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六回:“说毕,一阵香风,无踪无影去了。”
方寸之木,高于岑楼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不揣其本而齐其末,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。”
故伎重演 艾煊《大江风雷》第二部:“所谓点验、整编、发饷者,都不过是老蒋排斥异己,收买、分化的故伎重演而已。”
鹤立企伫 三国·魏·曹植《求通亲亲表》:“实怀鹤立企伫之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