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首不渝的成语故事

拼音bái shǒu bù yú
基本解释渝:改变。白头到老也不变。形容人一生忠诚、坚定。
出处《梁书 何点传》:“新除侍中何点,栖迟衡泌,白首不渝。
暂未找到成语白首不渝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白首不渝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妒贤疾能 | 《新唐书·奸臣传上·李林甫》:“至林甫,[帝]曰:‘是子妒贤疾能,举无比者。’” |
卖剑买犊 | 明·张居正《答殷石汀言宜终功名答知遇书》:“抚民愿焚械归籍,此即古人卖剑买犊之化也。” |
宅心仁厚 | |
标枝野鹿 | 《庄子 天地》:“至治之世,不尚贤,不使能,上如标枝,民如野鹿。” |
高世之智 |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周纪·威烈王二十三年》:“臣光曰:虽有绝伦之力,高世之智。” |
东西南北客 | 参见“东西南北人”。 |
同敝相济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宦者传序》:“同敝相济,故其有繁,败国蠹政之事,不可单书。” |
蒿目时艰 | 庄周《庄子 骈拇》:“今世之仁人,蒿目而忧世之患。” |
茅茨不翦,采椽不斫 | 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尧之王天下也,茅茨不翦,采椽不斫。” |
人在人情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