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僧取经的成语故事

拼音táng sēng qǔ jīng
基本解释唐代高僧玄奘赴天竺印度求经,历时十七年,回国后译出经﹑论七十五部,一千三百三十五卷。
暂未找到成语唐僧取经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唐僧取经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及时应令 |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一回:“又忙着替孙子做了一套及时应令的棉袍褂,预备开贺的那一天好穿了陪客。” |
德容言功 | 语出《礼记·昏义》。见“德言容功”。 |
誉满杏林 | |
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下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6回:“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下,暗暗地寻思道:‘既是好意请我们吃酒,如何这般相待,不许人动身?’” |
余业遗烈 | 《战国策·刘向书录》:“及春秋时,已四五百载矣,然其余业遗烈,流而未灭。” |
躬逢其盛 | 唐 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童子何知,躬逢胜饯。” |
拟人必以其伦 | 唐·刘知畿《史通·叙事》:“洎乎中代,其体稍殊,或拟人必以其伦,或述事多比于古。” |
远门近枝 | |
散木不材 | |
旦暮之业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