啼哭郎君的成语故事


啼哭郎君

拼音tí kū láng jūn

基本解释讥办事无能,只知啼哭了事者。


暂未找到成语啼哭郎君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啼哭郎君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枪林弹雨 清 孙雨林《皖江血》:“此时人心一半改,结局真难测。且画策,枪林弹雨,木坏山颓,江城付劫灰。”
斗米尺布 明 袁宏道《碧晖上人修净室引》:“其一余不知名,亦不识面貌,每日以沉湎为工课。凡所得斗米尺布,尽以沽酒。”
抽刀断水 唐·李白《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》:“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消愁愁更愁。”
党同伐异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党锢传序》:“自武帝以后,崇尚儒学,至有石渠分争之论,党同伐异之说,守文之徒,盛于时矣。”
钗横鬓乱 宋 王安石《扇子词》:“青冥风霜非人世,鬓乱钗横特地寒。
不可胜记 南朝 宋 傅亮《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》:“功隐于视听,不可胜记。”
打破砂锅璺到底 元·王实甫《破窑记》第二折:“端的是谁打了来?打破砂锅璺到底,俺娘将着一分充饥饭,俺爷抱着一套御寒衣,他两口儿都来到这里。”
占着茅坑不拉屎 邓小平《关于国防工业企业的整顿》:“这样的领导干部,索性请他好好休息,不然占着茅坑不拉屎怎么行?”
高垒深堑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郎中郑忠乃说止汉王,使高垒深堑,勿与战。”
玉楼金阙 南宋·王清惠《满江红·题驿壁》:“曾记得、春风雨露,玉楼金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