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猱升木的成语故事


教猱升木

拼音jiāo náo shēng mù

基本解释教猴子爬树。比喻指使坏人干坏事。

出处《诗经 小雅 角弓》:“毋教猱升木,如涂涂附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教猱升木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教猱升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一丝不苟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上司访知,见世叔一丝不苟,升迁就在指日。”
怙才骄物 《南史·刘祥传论》:“若夫怙才骄物,公旦其犹病诸,而以刘祥居之,斯亡亦为幸焉。”
愤时疾俗 《明史·姜士昌传》:“居恒愤时疾俗,欲以身挽之。”
徘徊不前 成仿吾《长征回忆录》:“林彪又消极抗令,徘徊不前,受到军委的严厉批评。”
箭不虚发 汉 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弓不虚发,应声而倒。”
跑龙套 巴金《关于<还魂草>》:“我像一个平庸的演员,跑了十几年的龙套,戏装脱掉,我应当成为自己了。”
志得意满 宋 陆九渊《与刘伯协书》:“当无道时,小人在位,君子在野,小人志得意满,君子厄穷祸患,甚者在囹圄,伏刀锯,投荒裔。”
群起而攻之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先进》:“非吾徒也,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。”
鸷击狼噬 《新唐书·王鉷传》:“林甫方兴大狱,撼东宫,诛不附己者,以鉷险刻,可动以利,故倚之,使鸷击狼噬。”
坐老牛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