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应俱全的成语故事


一应俱全

拼音yī yīng jù quán

基本解释应该有的都齐备了。(一应:所有一切;俱:都)。

出处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那案子上调和作料,一应俱全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一应俱全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一应俱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窃玉偷香 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虽不能勾窃玉偷香,且将这盻行云眼睛儿打当。”
杜绝后患 明·罗贯中《平妖传》第四十回:“那安放白玉炉的山峰崩将下来,恰好堵了洞门。雾幙白玉炉仍收回天上,从此白云洞再无人到。此是玉帝杜绝后患之意。”
龙心凤肝 京剧《乌龙院》第三场:“想我们这样人家,吃的是鸡鸭鱼肉,也就是啦,难道说,还要吃什么龙心凤肝不成吗?”
进退无措 明·宋濂《元史·忠义列传二》:“会西南风急,贼舟数千,果扬帆顺流鼓噪而至,舟遇桩不得动,进退无措,黼帅将士奋击,发火翎箭射之,焚溺死者无算,余舟散走。”
林寒涧肃 北魏·郦道元《水经注·江水》:“每晴初霜旦,林寒涧肃,常有高猿长啸,属引凄异。”
白日升天 晋 葛洪《神仙传 阴长生》:“后于平都山东白日升天而去。”
忧公如家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杨洪传》:“洪少不好学问,而忠清款亮,忧公如家。”
授柄于人 清·薛福成《创开中国铁路议》:“庶数年之后,可以自造自修,不至授柄于人。”
截辕杜辔 语出南朝·齐·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截来辕于谷口,杜妄辔于郊端。”
如见其人,如闻其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