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大纪律的成语故事


三大纪律

拼音sān dà jì lǜ

基本解释是指从红军时代起,中国人民解放军就要求普遍遵守的三条主要纪律。内容前后稍有不同,最终定为:一切行动听指挥,不拿群众一针一线,一切缴获要归公。朱德《一九四七年十大任务》:“严格执行和经常检查三大纪律,随时随地为民兴利除弊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三大纪律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三大纪律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莫测高深 东汉 班固《汉书 严延年传》:“吏民莫能测其意深浅。”
踵迹相接 清·昭梿《啸亭杂录·梁提督》:“自丛岚叠嶂间以刀掘路,士卒各怀一铁钉,踵迹相接,攀钉而上。”
三豕涉河 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察传》:“子夏之晋,过卫,有读史记者曰:‘晋师三豕涉河。’子夏曰:‘非也,是己亥也。夫己与三相近,豕与亥相似。’至于晋而问之,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。”
蜂迷蝶猜 明 高明《琵琶记 丞相教女》:“绛罗深护奇葩小,不许蜂迷蝶猜。”
矫情镇物 《晋书 谢安传》:“既罢,还内,过户限,心喜甚,不觉屐齿之折。其矫情镇物如此。”
召神弄鬼
民脂民膏 五代 孟昶《戒石文》:“尔俸尔禄,民脂民膏。”
拔地参天 郭沫若《春天的信号》:“虽然只是一根嫩苗,只要它不遭遇斧斤,我们可以预言,它一定会拔地参天。”
幽壑潜蛟
鲁敦周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