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符六诏的成语故事


七符六诏

拼音qī fú liù zhào

基本解释谓多次发布命令。符,兵符。诏,诏书。


暂未找到成语七符六诏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七符六诏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过犹不及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先进》:“子贡问:‘师与商也孰贤?’子曰:‘师也过,商也不及。’曰:‘然则师愈与?’子曰:‘过犹不及。’”
音容宛在 唐 李翱《祭吏部韩侍郎文》:“遣使祭斝,百酸搅肠,音然宛在,曷日而忘?”
所当无敌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吾知公长者,吾骑此马五岁,所当无敌,尝一日行千里,不忍杀之,以赐公。”
文不对题 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 名人和名言》:“所以太炎先生的第三道策,其实是文不对题的。”
祸福相倚 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祸兮福所倚,福兮祸所伏。”
玩兵黩武 宋·司马光《进五规状·保业》:“骄者玩兵黩武,穷泰极侈。”
走及奔马 《周书·达奚武传》:“震字猛略,少骁勇,便骑射,走及奔马,臂力过人。”
喑哑叱咤
推诚不饰
操券而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