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殿损膳的成语故事


避殿损膳

拼音bì diàn sǔn shàn

基本解释古代国家有灾异急难之事,帝王避离正殿,并损减常膳,表示责罚自己的过失,以期消灾除难。


暂未找到成语避殿损膳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避殿损膳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利喙赡辞 唐·皇甫枚《三水小牍·王知古》:“睹其利喙赡辞,不觉前席。”
茫然自失 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仲尼》:“子贡茫然自失,归家淫思七日,不食不寝,以至骨立。”
鹰鼻鹞眼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十九章:“我倒是觉得敬轩的那位摇鹅毛扇子的军师,生得鹰鼻子鹞眼,不是个善良家伙。”
连日继夜 《后汉书·班固传下》:“及肃宗雅好文章,固愈得幸,数入读书禁中,或连日继夜。”
出山小草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此甚易解,处则为远志,出则为小草。”
臧穀亡羊 宋 苏轼《和刘道原〈咏史〉》:“仲尼忧世接舆狂,藏穀虽殊竟两亡。”
声价十倍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95回:“这大人们伯乐一顾,便声价十倍,何愁那州县不极力奉承。”
风飧露宿 宋·陆游《壮士吟》:“风飧露宿宁非苦,且试平时铁石心。”
生张熟魏 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卷十六:“北都有妓女,美色而举止生梗,士人谓之‘生张八’。……野赠之诗曰:‘君为北道生张八,我是西州熟魏三。莫怪尊前无笑语,半生半熟未相谙。’”
一天好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