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砭时弊的成语故事


针砭时弊

拼音zhēn biān shí bì

基本解释像医病一样,指出时代和社会问题,又针又砭,求得改正向善。


暂未找到成语针砭时弊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针砭时弊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当务之急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知者无不知也,当务之为急。”
防微杜渐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丁鸿传》:“若敕政责躬,杜渐防萌,则凶妖消灭,害除福凑矣。”
先声后实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,此之谓也。”
志在四海 北周·庾信《燕射歌辞·角调曲一》:“志在四海而尚恭俭,心包宇宙而无骄盈。”
鸾漂凤泊
更仆难尽 梁启超《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》上篇:“如奈端因苹实坠地而悟吸力之理;瓦特因沸水蒸腾而悟汽机之理;如此类者,更仆难尽。”
潜窃阳剽 明·方孝孺《答张廷璧书》:“今天下学者靡靡焉,惟习之所同;潜窃阳剽,无所顾忌。”
众怒难犯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十年》:“众怒难犯,专欲难成,合二难以安国,危之道也。”
一夜十往
镫里藏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