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首一堂的成语故事


聚首一堂

拼音jù shǒu yī táng

基本解释在一个厅堂聚会,指相聚在一起。


暂未找到成语聚首一堂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聚首一堂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喋喋不休 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》:“一俗士言词猥鄙,喋喋不休,殊败人意。”
见危授命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”
进退失所 清·唐才常《辨惑》:“然则漠视君民,孤身遁世,进退失所,首鼠两旁,其与存者几何?”
控名责实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太史公自序》:“若夫控名责实,参伍不失,此不可不察也。”
有机可趁 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·赵振<说败>》:“外强见其有机可趁,乃庇此党而击彼党……而国势不可复振,复欲脱其庇亦不可得,而国随之以瓜分豆剖。”
先我着鞭 《晋书 刘琨传》:“吾枕戈待旦,志枭逆虏,常恐祖生先吾着鞭耳。”
无大无小 《周书·文帝纪上》:“公昔居管辖,恩信著闻,今无大无小,藏愿推奉。”
黄杨厄闰 宋 苏轼《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 退圃》:“园中草木春无数,只有黄杨厄闰年。”
浑金白玉 宋·戴埴《鼠璞·魏相许伯》:“士大夫出处,如浑金白玉,不可玷阙。”
遗芬剩馥 明·李东阳《跋〈聚芳亭卷〉》:“而诗书图史,遗芬剩馥,在其子孙者,其来未艾,谓非少保公之贤而至然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