宥坐之器的成语故事


宥坐之器

拼音yòu zuò zhī qì

基本解释即攲器。古时国君置于座右,以为不要过或不及之劝戒。


暂未找到成语宥坐之器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宥坐之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奇想天开 清·周春《红楼梦约评》:“宝玉天地灵淑之气,只钟于女子一论,奇想天开。”
驰名天下 北魏 郦道元《水经注 涑水》:“赀拟王公,驰名天下。
后来之秀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范豫章谓王荆州:‘卿风流俊望,真后来之秀。’王曰:‘不有此舅,焉有甥?’”
出乎预料 柯云路《三千万》:“白莎轻微地一怔,她对丁猛的平淡反应出乎预料。”
进退可否 《魏书·郭祚传》:“陛下圣镜照临,论才授职,进退可否,黜陟幽明。”
小康之家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:“小康之家,就看得赌具是解闷的要紧东西。”
泣血稽颡 巴金《家》:“虽然讣闻上说过‘寝苫枕块’,‘泣血稽颡’的话,但是他们整天躲在灵帏里,既不需要哭,又不必出来答礼。”
鸡犬不闻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9回:“凡冲要通衢大路,都没一个人烟,静悄悄地,鸡犬不闻,就要一滴水,也没喝处,那讨酒食来?”
横针竖线 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八回:“说来不怕你大家笑话,我活了十九岁,不知横针竖线,你就叫我钉个纽襻子,我不知从那头儿钉起。”
萦肠惹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