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奸巨猾的成语故事


老奸巨猾

拼音lǎo jiān jù huá

基本解释老:很;极;奸:奸诈;巨:大;极;猾:狡猾。形容阅历深而手段极其奸诈狡猾的人。

出处《宋史·食货志上》:“老奸巨猾;匿身州县;舞法扰民;盖甚至前日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老奸巨猾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老奸巨猾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毛骨悚然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2回:“左右将此檄传进,操见之,毛骨悚然,出了一身冷汗。”
翻脸不认人 老舍《骆驼祥子》:“过河拆桥,老头子翻脸不认人,他们替祥子不平。”
玉润珠圆 唐 张文琮《咏水诗》:“方流涵玉润,圆折动珠光。”
渔人得利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燕策二》:“两者不肯相舍,渔者得而并禽之。”
溘然长往 《楚辞·离骚》:“宁溘死以流亡兮。
卖身投靠 鲁迅《<准风月谈>后记》:“我见这富家儿的鹰犬,更深知明季的向权门卖身投靠之辈是怎样的阴险了。”
决狱断刑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郭躬传》:“躬家世掌法,务在宽平,及典理官,决狱断刑,多依矜恕,乃条诸重文可以轻者四十一事奏之,事皆施行,著于令。”
光昌流丽
鱼传尺素 古乐府《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客从远方来,遗我双鲤鱼。呼儿烹鲤鱼,中有尺素书。”
迫切陈词 毛泽东《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》:“倘蒙采纳施行,抗战幸甚,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幸甚。迫切陈词,愿闻明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