覆水不收的成语故事


覆水不收

拼音fù shuǐ bù shōu

基本解释覆:翻、倾倒。泼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。比喻事情已成定局,无法挽回。

出处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何进传》:“国家之事,亦何容易,覆水不可收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覆水不收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覆水不收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如获至宝 宋 李光《与胡邦衡书》:“忽蜀僧行密至,袖出‘寂照庵’三字,如获至宝。”
点点滴滴 宋·李清照《声声慢》:“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、点点滴滴。”
凡胎俗骨 明·无名氏《蕉帕记》第三出:“向来偏觅多人,皆系凡胎俗骨,无可下手。”
无伤无臭
解衣磅礴
腾腾兀兀
略施小计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4回:“略施小计鬼神惊,字称吴学究,人号智多星。”
三臡八葅
惊魂甫定
非所计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