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或使之的成语故事


行或使之

拼音xíng huò shǐ zhī

基本解释行:所作所为;使:命令,指使。所作所为好像有人指使似的。比喻做事自觉主动。

出处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》:“行,或使之,止,或尼之,行止非人所能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行或使之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行或使之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不二法门 《维摩诘经 入不二法门品》:“如我意者,于一切法无言无说,无示无识,离诸问答,是为入不二法门。”
见善必迁 唐·陆贽《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》:“以陛下天姿英圣,傥加之见善必迁,是将化蓄怨衔恩,反过差为至当。”
裹粮坐甲 左丘明《左传 文公十二年》:“十二月戊午,秦军掩晋上军。赵穿追之,不及。反,怒曰:‘裹粮坐甲,固敌是求。敌至不击,将何俟焉?’”
笨手笨脚 清·韩邦庆《海上花列传》第24回:“才是笨手笨脚,无啥人来搭耐装烟。”
惊惶万状 宋 陈亮《谢杨解元启》:“忧患百罹而未艾,惊惶万状而莫支。”
相机而行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9回:“某当与主公同往,相机而行,自有良策。”
擎拳撑脚
蔡屣延才
有天无日头
潜遁幽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