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身殉国的成语故事


以身殉国

拼音yǐ shēn xùn guó

基本解释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。

出处南朝 梁 沈约《宋书 沈文秀传》:“伯宗曰:'丈夫当死战场,以身殉国,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?'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以身殉国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以身殉国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披沙剖璞 唐·刘禹锡《唐尚书吏部侍郎奚公神道碑铭序》:“一入中禁考策词,三在天官第章句,披沙剖璞,由我而显者落落然居多。”
一手托天
慷慨赴义 明·朱鼎《玉镜台记·王敦反》:“大丈夫当慷慨赴义,何用悲为!”
断蛟刺虎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载:相传晋周处曾射蛟杀虎,为民除害。
束手无计 明·申时行《杂记》:“设奸人窜入其中,为害叵测,即有缓急,外廷不得闻,宿卫不得入,吾辈大臣,束手无计,此皆公等剥肤之患也。”
佶屈聱口 郭沫若《王阳明礼赞》:“佶屈聱口的古书在青年实在不易理解,只徒糜费时日。”
油嘴油舌 《西游记》第三六回:“你这游方和尚,便是有些油嘴油舌的说话。”
卓诡不伦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向栩传》:“少为书生,性卓诡不伦。”
衰庸阘懦
羁旅之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