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薡蕫的成语故事

拼音bù zhī dīng dǒng
基本解释薡蕫:草名,质地柔软可制绳子。比喻不懂事,缺乏知识。
出处《尔雅 释草》:“莢,薡蕫。”郭璞注:“似蒲而细。不知薡蕫者,岂不辨菽麦意乎?”
暂未找到成语不知薡蕫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不知薡蕫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反哺之私 | 晋 成公绥《乌赋》:“雏既壮而能飞兮,乃衔食而反哺。” |
亲上成亲 | 元·关汉卿《调风月》第一折:“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,争奈忒达地忒知根,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。” |
妙手回春 | 唐 司空图《诗品 自然》:“俯拾即是,不取诸邻,俱道适往,着手成春。” |
民康物阜 | 清 郑观应《盛世危言 吏治下》:“可见当时君明臣良,民康物阜,致治之隆非无故也。” |
说东忘西 | 柳青《狠透铁》:“再加上社员们负责的思想状况,劳神劳得他颠三倒四,说东忘西。” |
一语成谶 | |
七歪八扭 |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八十四回:“一路冲浸之处,不可胜数,慢说房屋四分五落,连树木也是七歪八扭。” |
菀尔而笑 | |
三班县丞 | |
羽换宫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