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不逮理的成语故事

拼音cí bù dài lǐ
基本解释词:言语,词句。逮:到;及。指说话、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、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。
出处南朝·梁·王僧孺《太常敬子任府君传》:“少孺(枚乘)速而未工,长卿(司马相如)工而未速,孟坚(班固)辞不逮理,平子(张衡)意不及文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词不逮理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词不逮理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昂藏七尺 | 明 汪廷讷《种玉记 奇术》:“天付昂藏七尺躯,寻章摘句懒攻儒。” |
风情月债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司人间之风情月债,掌尘世之女怨男痴。” |
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下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6回:“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下,暗暗地寻思道:‘既是好意请我们吃酒,如何这般相待,不许人动身?’” |
踏破铁鞋无觅处 |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15卷:“金满将大门闭了,两个促膝细谈。正是: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!” |
拱手而降 | 元·无名氏《聚兽牌》第一折:“斩汉将汤浇瑞雪,放心杀敌兵拱手而降。” |
断鹤继凫 | |
变化无穷 | 战国 楚 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须臾之间,变化无穷。” |
爽然若失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论》:“读《服鸟赋》,同生死,轻去就,又爽然自失矣。” |
顺天应时 | 《晋书·羊祜传》:“先帝顺天应时,西平巴蜀,南和吴会,海内得以休息,兆庶有乐安之心。” |
情重姜肱 | 《后汉书·姜肱传》:“肱与二弟仲海、季江,俱以孝行着闻。其友爱天至,常共卧起。及各娶妻,兄弟相恋,不能别寝,以系嗣当立,乃递往就室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