命在旦夕的成语故事

拼音mìng zài dàn xī
基本解释旦夕:早晚之间,形容极短的时间。生命垂危,很快会死去。
出处唐 陈子昂《为建安王与诸将书》:“尽病水肿,命在旦夕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命在旦夕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命在旦夕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呜呼哀哉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哀十六年》:“呜呼哀哉,尼父!无自律!” |
人微言轻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孟尝传》:“而身轻言微,终不蒙察。” |
模模糊糊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2回:“雪雁出来一看,模模糊糊认得是薛姨妈那边的人。” |
握发吐哺 | 《韩诗外传》卷三:“成王封伯禽于鲁,周公诫之曰:‘往矣!子其无以鲁国骄士。吾文王之子,武王之弟,成王之叔父也,又相天下,吾于天下亦不轻矣,然一沐三握发,一饭三吐哺,犹恐失天下之士。’”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亦记此事。 |
豺狼虎豹 | 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八回:“实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。天晚了,倘若出来个把,我们就坏了。 |
贻臭万年 | 明·王世贞《艺苑卮言》卷三:“桓玄子恒言‘不能流芳百世,亦当贻臭万年’,至今为书生骂端。” |
文东武西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列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,东乡;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,西乡。” |
支叶硕茂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叙传》:“侯王之祉祚,及宗子公族蕃滋,支叶硕茂。” |
清浄寂灭 | |
九春三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