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隐行怪的成语故事

拼音suǒ yǐn xíng guài
基本解释索:探索;隐:隐暗的事;行:从事;怪:怪事。求索隐暗的事情,而行怪迂之道。意指身居隐逸的地方,行为怪异,以求名声。
出处《汉书 艺文志》:“孔子曰:'索隐行怪,后世有述焉,吾不为之矣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索隐行怪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索隐行怪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众散亲离 | 《晋书·慕容垂传》:“淮南之败,众散亲离,而垂侍卫圣躬,诚不可志。” |
抹稀泥 | 老舍《我这一辈子》:“这在早年间叫做‘抹稀泥’,现在的新名词应叫着什么,我还没能打听出来。” |
作奸犯科 | 三国 蜀 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若有作奸犯科,及为忠善者,宜付有司,论其刑赏。” |
沉吟不语 |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》:“钱万选听了,沉吟不语。 |
拣佛烧香 | 唐 寒山《诗》之一五九:“择佛烧好香,拣僧归供养。” |
瞠乎后已 | 清·陈康祺《郎潜纪闻·初笔》:“经天纬地,专门名家,更瞠乎后已。” |
混然一体 | 《二程遗书》卷二上:“学者须先识仁。仁者,浑然与物同体。义、礼、知、信皆仁也。” |
酌古沿今 | 唐·长孙讷言《〈切韵笺注〉序》:“此制酌古沿今,无以加也!” |
断垣颓壁 | |
衣披群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