视险如夷的成语故事


视险如夷

拼音shì xiǎn rú yí

基本解释夷:平坦。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。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。

出处汉 刘协《喻郭汜诏》:“今得东移,望远若近,视险如夷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视险如夷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视险如夷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山木自寇 《庄子·人世间》:“山木自寇也,膏火自煎也。”
一蛇两头 唐·韩愈《永贞行》诗:“一蛇两头见未曾,怪鸟鸣唤令人憎。”
牡丹虽好,终须绿叶扶持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九回:“有了银钱,却又只怕没人,又道是‘牡丹花好,终须绿叶扶持’。”
劝百讽一 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扬雄以为靡丽之赋,劝百而讽一,犹驰骋郑卫之声,曲终而奏雅,不已亏乎?”
何郎傅粉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何平叔美姿仪,面至白,魏明帝疑其傅粉。”
一倡三叹 《荀子·礼论》:“清庙之歌,一倡而三叹也。”
操刀伤锦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今吾子爱人则以政,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,其伤实多。子之爱人,伤之而已,其谁敢求爱于子?”
晦迹韬光 元 王仲元《江儿水 叹世》:“竹冠草鞋粗布衣,晦迹韬光计。”
顺口谈天 朱自清《择偶记》:“听差原只顺口谈天,也说不出个所以然。”
高躅大年 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17章:“虽高躅大年,不复劳以朝请,而国有大故,当就咨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