纨袴膏粱的成语故事


纨袴膏粱

拼音wán kù gāo liáng

基本解释纨绔:细绢做的裤子;膏梁:肥肉和细粮。指精美的衣食。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。

出处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回:“天下无能第一,古今不肖无双。寄言纨袴与膏粱:莫效此儿形状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纨袴膏粱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纨袴膏粱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俭故能广 《老子》:“慈故能勇,俭故能广。”
入国问俗 西汉 戴圣《礼记 曲礼上》:“入竟而问禁,入国而问俗,入门而问讳。”
正经八百 张天民《创业》第二章:“秦发愤却当了真,正经八百地说:‘抗美援朝的时候起的。’”
矫言伪行 宋·秦观《论议下》:“矫言伪行之人,弊车羸马窜伏岩冗,以幸上之爵禄。”
螳臂当辙 明 蒋一葵《长安客话 斗促织》:“螳臂当辙横,怒蛙致凭轼。”
摇头不算点头算 老舍《茶馆》:“你看,姑娘一过门,吃的是珍馐美味,穿的是绫罗绸缎,这不是造化吗?怎样,摇头不算点头算,来个干脆的!”
猿鹤沙虫 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十引晋葛洪《抱朴子》:“周穆王南征,一军尽化,君子为猿为鹤,小人为虫为沙。”按,今本《抱朴子·释滞》作:“山徙社移,三军之众,一朝尽化,君子为鹤,小人成沙。”
浊酒一杯 三国·魏·嵇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浊酒一杯,弹琴一曲,志愿毕矣。”
遇物持平 宋·苏舜钦《朝奉大夫尚书度支郎王公行状》:“苟遇物持平,轻重判然于中矣。”
挨挨错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