掩其不备的成语故事


掩其不备

拼音yǎn qí bù bèi

基本解释掩:掩袭。备:防备。趁敌人毫无防备时进行突然袭击。亦作“掩其无备”。

出处《南齐书·刘怀珍传》:“今众少粮单,我悬彼固,正宜简精锐,掩其不备耳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掩其不备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掩其不备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分路扬镳 北齐 魏收《魏书 拓跋志传》:“洛阳我之丰沛,自应分路扬镳。自今以后,可分路而行。”
灰身泯智 明·智旭《教观纲宗》:“若灰身泯智,名无余涅盘。”
鹓动鸾飞
凤雏麟子 唐·李咸用《轻薄怨》诗:“凤雏麟子皆至交,春风相逐垂杨桥。”
判若水火 清 钱泳《履园丛话 谭诗 总论》:“沈归愚宗伯与袁简斋太史论诗,判若水火。”
扬名四海
深情厚意 明 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:“铁公子本不欲留,因见过公子深情厚意,恳恳款留,只得坐下。”
贪生舍义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64回:“临难苟免,贪生舍义,在国为乱臣,即在家为逆子,此知孝而不知忠之弊也。”
灿烂夺目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1卷:“梦见天上五色云霞,灿烂夺目。”
十三太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