粗袍粝食的成语故事


粗袍粝食

拼音cū páo lì shí

基本解释同“粗衣恶食”。

出处《后汉书·袁京传》:“[袁彭]行至清,为吏粗袍粝食,终于议郎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粗袍粝食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粗袍粝食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临危受命 三国 蜀 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。”
坏法乱纪 西汉 戴圣《礼记 礼运》:“故天子适诸侯,必舍其祖庙,而不以礼籍入,是谓天子坏法乱纪。”
带水拖泥 宋·叶適《修路疏》:“南来北往,何忧带水拖泥;朝去暮来,不到撞头磕脑。”
相庆弹冠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王吉传》:“吉与贡禹为友,世称‘王阳在位,贡公弹冠’,言其取舍也。”
志在四方 元 关汉卿《裴度还带》第三折:“立忠信男儿志四方,居王佐丹房定八方,抚万姓,定边疆。”
涂脂抹粉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4卷:“其妻涂脂抹粉,惯卖风情,挑逗那富家郎君。”
轻视傲物 明·屠隆《彩毫记·宫禁生谗》:“此人自恃文才,轻世傲物。”
心忙意乱 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21回:“要有心忙意乱光景,倘或迟误,枭首示众。”
望风承旨 《晋书·石崇传》:“骏戚属尊重,权势赫奕。内外有司,望风承旨。”
矢口不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