赴汤投火的成语故事


赴汤投火

拼音fù tāng tóu huǒ

基本解释赴:去,走向;汤:开水。沸水敢蹚,烈火敢跳。比喻奋不顾身,不避艰险。

出处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12回:“小人受侯爷大恩,别说行刺,就是赴汤投火也是情愿的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赴汤投火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赴汤投火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学贯中西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06回:“博了个熟识时务,学贯中西的名气。”
闯荡江湖 清·郭小亭《济公全传》第60回:“老英雄马元章在外面闯荡江湖数十年,永远不跟绿林人搭过伴。”
民不聊生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张耳陈余列传》:“百姓罢敝,头会箕敛,以供军费,财匮力尽,民不聊生。”
食不甘味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孙子吴起传》:“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。寡人非此二姬,食不甘味,愿勿斩也。”
比肩叠迹 唐 柳宗元《与友人论为文书》:“荣古虐今者,比肩叠迹。”
翻江搅海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二十三回:“龙能喷云暧雾,播土扬沙。有巴山捎岭的手段,有翻江搅海的神通。”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十四回:“指挥说地谈天口,来诱翻江搅海人。”
打情骂趣 明·杨珽《龙膏记·砥节》:“驸马爷,打情骂趣,他肯骂你,是有口风了。”
论甘忌辛 南朝梁·江淹《杂体》诗序:“至于世之诸贤,各滞所迷,莫不论甘而忌辛,好丹而非素。”
首尾呼应
木偶衣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