赴汤投火的成语故事


赴汤投火

拼音fù tāng tóu huǒ

基本解释赴:去,走向;汤:开水。沸水敢蹚,烈火敢跳。比喻奋不顾身,不避艰险。

出处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12回:“小人受侯爷大恩,别说行刺,就是赴汤投火也是情愿的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赴汤投火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赴汤投火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穰穰满家 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瓯窭满篝,污邪满车,五谷蕃熟,穰穰满家。”
再实之根必伤 《淮南子 人间训》:“再实之根必伤,掘藏之家必有殃。”
此动彼应 裘廷梁《论白话为维新之本》:“君之于民,如脑筋于耳目手足,此动彼应,顷刻而成。”
老子天下第一 毛泽东《反对自由主义》:“自以为是,老子天下第一。”
罚当其罪 唐·王方庆《魏郑公谏录·对百官应有堪用者》:“赏当其劳,无功者自退;罚当其罪,为恶者戒惧。”
亦庄亦谐 茅盾《为<大众电影>恢复刊名作》:“亦庄亦谐潇洒,百花齐放争荣。”
纤介不遗 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·本朝杂纪》:“取唐以来至于吾宋诗颂铭赞,奇编奥录,穷力讨论,纤介不遗。”
豁然省悟 《五灯会元·西天祖师·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》:“祖曰:‘汝被我解。’马鸣豁然省悟,稽首皈依,遂求剃度。”
鞫爲茂草
铁肝御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