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得其龙的成语故事

拼音shǔ dé qí lóng
基本解释龙:杰出人物。蜀国得到诸葛亮。
出处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于时以为‘蜀得其龙,吴得其虎,魏得其狗’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蜀得其龙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蜀得其龙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势合形离 | 三国 魏 何晏《景富殿赋》:“桁梧复迭,势合形离。” |
白叟黄童 | 明 无名氏《衣锦还乡》第四折:“仰赖圣德仁慈,白叟黄童,焚香顶礼,俺永享快乐也。” |
羿射九日 | 汉·刘安《淮南子》 |
古井无波 | 唐·白居易《赠元稹》诗:“无波古井水,有节秋竹竿。” |
一隅之地 | 《南史·王弘传论》:“晋自中原沸腾,介居江左,以一隅之地,抗衡上国。” |
耳鬓撕磨 | 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八回:“顺手拉了彩云的手,耳鬓撕磨的端相的不了,不知不觉两股热泪,从眼眶中直滚下来。” |
满满登登 | 古华《芙蓉镇》第三章:“学校、礼堂、招待所都住得满满登登的。” |
力不自胜 | 宋·张敦颐《六朝事迹·郗民化蛇》:“无饮食可实口,无窟可庇身,饥窘困迫,力不自胜。” |
遮天迷地 |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七十六回:“风起处遮天迷地,火来时烟飞焰裹。” |
焚钱烈楮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