履险蹈危的成语故事


履险蹈危

拼音lǚ xiǎn dǎo wēi

基本解释谓经历危险。

出处《明史·外国传·日本》:“外夷修贡,履险蹈危,来远,所费实多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履险蹈危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履险蹈危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弊多利少 冯志《敌后武工队》第18章:“从咱们的安全上想,可是弊多利少啊!”
不违农时 战国 邹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不违农时,谷不可胜食也。”
关门落闩 《负曝闲谈》第22回:“四盏灯笼,值不了五角钱;加上煤炭柴火,顶多到了四十块钱,那是关门落闩的了。”
承天之祐 《周易·大有》:“自天祐之,吉无不利。”
丧胆亡魂 元 秦简夫《赵礼让肥》第二折:“但凡拿住的人呵,见了俺丧胆亡魂,今朝拿住这斯,面不改色。”
狗吠之惊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今中国无狗吠之惊,而外累于远方之备。”
惨然不乐 唐 陈鸿《东城老父传》:“自老人居在道旁,往往有郡太守休马于此,皆惨然不乐。”
兴利剔弊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6回:“趁今日清静,大家商议两件兴利剔弊的事,也不枉太太委托一场。”
横蛮无理 罗广斌《红岩》第13章:“余新江望着眼前这个横蛮无理、惯于装腔作势的敌人,气愤地握紧了拳头。”
遇事不苟